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为三大主症。发病率在国内为3‰,发病年龄通常为15~35 岁,疾病后期主要表现为中轴关节和外周受累关节的畸形、骨性强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工作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现代医学对AS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在临床药物治疗方面尚无特效药物。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痹病”范畴,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轴关节受累的关节病变,主要影响骶髂关节、脊柱关节和椎旁组织。典型症状为腰背痛、晨僵、脊柱活动受限。《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将强直性脊柱炎命名为“脊痹”,并释为“因肾虚于先,寒邪深入骨髓,使气血凝滞,脊失温煦所致。以腰脊疼痛,两胯活动受限,严重者脊柱弯曲变形,甚至强直僵硬,或背部酸痛、肌肉僵硬沉重感,阴雨天及劳累为甚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除了常规的中药治疗外,针灸治疗越来越广泛的受到重视,常见的治疗方法是电针、温针灸、小针刀、隔姜灸、督脉灸,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一般来说疗程一般较长。
岐黄针治疗本病有不错的疗效,它不同于常规针灸治疗,岐黄针疗法具有取穴精要,治疗操作时间少,疗程短,疗效好的特点,患者更容易接受。
病案分享
黄某某,女,29岁,反复腰背痛伴弯腰受限10余年,加重1周,平时晨起时关节稍有僵硬感,十几分钟后可以减轻,自诉未做过系统检查,曾行血沉检查,指标稍高,未予系统治疗,腰背痛症状相对较轻,休息后可以明显缓解,1周前非常劳累,致症状加重,腰背痛明显,翻身起床困难,一般情况尚可,体查:站立位时上身稍前倾,弯腰到160度时腰背部疼痛明显,T7-L3棘突两侧、L4、L5棘突压痛明显,脊柱向左侧侧弯,骨盆挤压试验阳性,四字实验、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舌淡红,苔薄腻,脉沉细。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痹症 脾肾亏虚 气虚血瘀证
西医诊断:下腰痛(强直性脊柱炎?)
治法:调补脾肾 疏通筋络
穴位:L5棘突,双侧膈俞、肝俞、脾俞、气海俞
选穴依据:患者主要症状是腰背部疼痛伴活动受限,辨证为膀胱经经筋和督脉病变为主,因此分别取膀胱经之膈俞、肝俞、脾俞、气海俞,疏通局部经筋,是为近治之用;又因脾主四肢肌肉,所以用脾俞而调补。配合膈俞、肝俞、气海俞加强治疗作用。
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常规穴位消毒,取1.5寸岐黄针,直刺抵L5棘突,待患者有酸胀感后,稍推针沿身体纵轴做合谷刺,向上抵L4棘突,向下抵S1,最后迅速出针使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30秒,以避免出血。脾俞因位置的特殊性,进针方向稍向内侧,呈内八字,抵棘突后,稍退针沿身体纵轴30度角做合谷刺,注意进针方向,如不能抵到横突,切记不能进针过深,颈胸部背腧穴定位技巧可参见偶鹰飞医生的文章:脊柱相关穴位的定位法。膈俞、肝俞、气海俞操作方法基本同前。
治疗过程:7-2:第一次根据患者的症状,选取症状最明显的部位,L5棘突,双侧脾俞,出针后予岐黄罐带罐活动10分钟,诉疼痛减轻,弯腰幅度变大,约140度左右,患者诉疼痛好转4成。
7-4:复诊,上述疼痛部位明显减轻,取膈俞、气海俞。出针后予岐黄罐带罐活动10分钟,诉疼痛减轻,弯腰幅度变大,约120度左右,患者诉疼痛好转7成。
7-9:3诊,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肝俞附近压痛明显,取肝俞行输刺合谷刺,出针后予岐黄罐带罐活动10分钟,诉稍有疼痛,弯腰幅度变大,约110度左右,患者诉疼痛好转9成。
因为考虑患者为强制性脊柱炎,首诊即开腰椎正侧位片,复诊时检查结果示:腰椎及骶髂关节所见,考虑强直性脊柱炎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因此在我科治疗的同时建议其去风湿科进一步治疗,3次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情况行温针灸治疗以巩固加强疗效,5次温针灸后,患者基本没有不适感。
临床上像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系统疾病,颈腰椎膝关节术后、骨折术后瘢痕功能障碍等骨科疾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如果能配合针灸治疗,患者的症状改善的更明显,如果方法得当,效果非常明显,在取得良好的疗效之后,为了巩固和加强疗效,根据患者四诊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长期治疗,治疗间隔可以适当延长。
刚参加工作时,碰到上述慢性病的患者,做几次治疗好转后,就建议其休息,没有明显症状可不用就诊,但是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发现长期规律治疗的必要性及疗效的稳固性。我有一位患者,是鼻咽癌放疗后,因其辐射而致的副作用,导致颈肩部肌肉僵硬,经常颈肩痛连及头痛,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有一定程度的抑郁倾向,常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3年前在我处治疗,从开始的1周3次,随着症状的改善逐渐改为1周2次,到1周1次,到2周1次,从最开始的常规电针,到温针灸,再到岐黄针,患者的症状逐渐改善,现在基本恢复正常,偶有颈肩部酸痛及头痛,但程度轻微,及时治疗后很快缓解。
与同道共勉。
Technical Support By QihuangHealthcare
www.qihuanghealthcare.cn
当前客服:小岐
QH岐黄网客服系统
发送内容不能为空
Comments(0)